大唐:国库老鼠含泪走,我的私库堆不下 - 第1730章远征高句丽还能赚钱
 
	
	    “父皇,隋煬帝三征高句丽之所以留下千古骂名,根源在於耗尽国力民財,將数十年积攒的家底挥霍一空。”
    “倘若此次父皇亲征,户部最终非但没有亏空,反而有所盈余,那对百姓的滋扰便能降至最低。”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此战或將成为流传千古的典范,为日后开创一种全新的战爭形態。”
    李想深知李世民爱惜羽毛,便从其最在意的声名入手。
    “征伐高句丽还能让国库赚钱?燕王殿下,我没有听错吧?”
    长孙无忌冷笑连连,自觉抓住了李想话中的破绽。
    古往今来,闻所未闻有哪场大战是能赚钱的。
    “想儿,能將开支降到最低,不影响户部明年的预算,便已是万幸。至於赚钱,不必强求。”
    李世民虽有片刻心动,但也觉得李想此言未免夸大。
    那可是高句丽!
    记住我们101看书网
    连大隋都折戟沉沙的地方,到了自己手里反倒成了生財之道?
    这绝无可能。
    这孩子,有些得意忘形了。
    “征高句丽,最终能为户部带来收益!父皇,儿臣此言绝非儿戏,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。”
    李想迎著长孙无忌的目光,转而对李世民微笑道:“世人皆以为辽东是冰天雪地的蛮荒之地,毫无价值。”
    “实则不然,那里的土地比关中平原更为膏腴,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无论稻米杂粮,收成皆不在关中之下。”
    “况且,高句丽人口不少,一旦大唐光復辽东,仅俘虏便不下数十万。將这些俘虏分给府兵,再以辽东田亩赏赐將士,不出十年,大唐便能多出一个富庶的辽东道。”
    东北的黑土地,此时尚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。
    大唐眼下虽不缺地,但肥沃的良田,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。
    尤其是作为数朝国都的关中,土地肥力早已大不如前。
    以大唐如今人口激增的速度,不出二十年,关中便会人满为患。
    將部分人口迁往辽东,实为远见之举。
    毕竟,辽东最大的障碍——严寒,隨著袄和蜂窝煤的出现,已基本不成问题。
    “燕王殿下的意思是,以府兵和战俘之力开垦辽东,再吸引关中的勛贵百姓前去购置田產,朝廷则从中获取土地和税收的收益?”
    房玄龄心思敏捷,立刻领会了李想的弦外之音。
    “正是此意!而且辽东不仅有沃土,更有丰富的矿藏,铁、煤、金矿,应有尽有。”
    “加之其河网密布,地势平坦,无论是发展水运,还是修筑水泥官道,都极为便利。”
    “燕王殿下,倘若辽东真如你所言是块宝地,高句丽人为何自己没有发现?”
    长孙无忌眼见话题被李想带得越来越偏,几乎气结。
    “是啊。若辽东如此富饶,岂不意味著高句丽的国力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深厚?我们若准备不足便贸然出兵,岂不平添风险?父皇此次乃是御驾亲征,万万不容有失。”
    李泰终於找到插话的由头,再次表达不宜急於出兵的观点。
    “呵呵!赵国公,魏王殿下,高句丽乃半农半牧之国,虽得了隋末数十万工匠,技艺有所精进,但其国体决定了他们不会將重心放在开发辽东之上。”
    “退一步说,即便他们有心,也未必有这个实力。但我大唐不同,我朝百姓对土地的执著,天下无双。”
    “只要让大家知道辽东有数之不尽的良田,且朝廷愿意无偿授予,愿去开荒之人必將如过江之鯽。”
    “毕竟,辽东不比岭南,只要解决了取暖的问题,便再无性命之忧。”
    李想这番话,让长孙无忌和李泰一时语塞。
    可眼睁睁看著李想主导了整场议事,他们又心有不甘。
    这明明已经离题万里,竟无一人出面制止?
    “想儿,你所说的辽东,果真有那般前景?”
    李世民置若罔闻李想与长孙无忌等人的激烈爭辩,径直提出了自己最为关切的疑问。
    吞併高句丽,这绝非他一时的心血来潮。
    自平定东突厥之后,这个念头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。
    起初,这份执念更多是为了昭示天下,他治下的大唐远胜前隋,而他本人亦是超越隋煬帝的一代雄主。
    然而,隋朝三征的惨痛教训如警钟长鸣,他不敢轻启战端,强自按捺了数年之久。
    此刻听李想一番剖析,征伐高句丽非但不是耗尽国帑的苦役,反倒是一桩能为国库增收、为大唐添一道富庶之地的伟业,其意义便截然不同了。
    “父皇,辽东一旦经营得当,便可化为大唐的万顷良田;或许十数年后,仅辽东一地所出之粮,便足以供养整个天下。”
    “辽东的安寧与富庶,更將辐射河北、河东二道,使其愈发稳固繁荣,从而极大增强我大唐对北方草原的控制力,为边疆长治久安带来意想不到的裨益。”
    李想这番话虽是推演,但李世民却能领会其深意。
    当今的河北道北部,因地处边陲,民生凋敝,与富庶的关中判若云泥。
    自古以来,边疆之地,何曾有过真正的繁华?
    可一旦广袤的辽东併入大唐版图,成为帝国的一个道,那么以幽州为核心的河北北部数百里疆域,都將成为稳固的腹地。
    再联想到朝廷正在朔州一带推广的种植,届时大唐对草原的掌控力必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    並且,辽东的开发若真能解决粮食之忧,那么扩大的种植面积,便再无后顾之忧。
    要知道,此前为防与粮爭地,朝廷只准在河东道北部的贫瘠土地上试种。
    將来,整个河东道与河北道,凡气候適宜之处,皆可遍植。
    而这些的產出,又正好可以输送至辽东,为那里的军民百姓解决御寒之需。
    李世民越想心中越是火热,几乎恨不得次日便亲率大军出征!
    “陛下,此皆为燕王殿下一家之言,为这镜水月般的构想而遽下决断,未免过於冒险了。”
    长孙无忌看出李世民已然彻底动心,仍试图做最后的劝諫。
 
添加书签
  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 
 
	
 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