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国库老鼠含泪走,我的私库堆不下 - 第1723章李世民:这臭小子,又赚到钱了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价格还要往上走?”李华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作坊城的屋价已经高到让他咋舌的地步了。
    拿在这里置办一处亩许宅院的钱,回到益州,怕是能买下十多栋一模一样的。
    要是这股疯涨的势头不歇,將来岂不是作坊城里的一栋房,就能抵得上益州城里的一条街?
    这念头实在太过骇人!
    “我也是听几位来吃饭的客人閒聊时说的,兴许是建设局那边故意放出来试探风向的,想催著大伙儿赶紧掏钱吧。”
    “是不是虚张声势,明早去探探便知。眼下腹中空空,还是先去龙门客栈填饱肚子,歇息一晚再做计较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李华强所面临的困惑,也正是无数观望者共同的烦恼。
    而这种普遍的焦虑,却让王富贵对作坊城的前景愈发篤定。
    “启稟侧妃娘娘,碧桂园首期宅邸已售出八成。照此势头,下月便能將第一批宅院交付到业主手中。我们是否该著手筹备二期的开售事宜了?”
    王富贵恭敬地向武媚娘匯报著房產销售的盛况,毕竟这城中除了营造技术的核心事务,其余大小事宜皆由这位侧妃娘娘一手操持。
    “我听说,如今想进观狮山书院,门槛是越来越高了?”
    “呃?”王富贵一时没反应过来,不知娘娘为何话锋一转。
    “回娘娘的话,確是如此。近些年来,观狮山书院不仅在科举上独占鰲头,其学子即便未能金榜题名,毕业后也能在各处衙门或作坊觅得佳职。”
    “想求財的,都发了家;想入仕的,也得了门路;想专心做学问的,更是在书院里如鱼得水。”
    “因此,如今报考书院的学子,录取率已从最初的两人取一,降至如今的十中取一,甚至更低。”
    儘管心中不解,王富贵还是將自己所知详尽道来。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你再去散布些消息。就说,凡是启明星小学的毕业生,观狮山书院將破格优录;王爷本人也会不时前往启明星小学亲自讲学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观狮山书院將在作坊城內增设一座商学院,燕王府名下各大產业的掌柜们,都將轮流去院中授课。”
    “此商学院,將优先录取商贾之家的子弟,毕业之后,其出路与观狮山书院其他学子等同,皆可入各级官府为吏。”
    武媚娘想起了不久前李想对她的点拨:必须將作坊城的房產与教育、医馆这些稀缺的资源牢牢绑定,才能创造出无可替代的价值。
    这座商学院,正是李想交给她的王牌。
    大唐的商业脉搏日益强劲,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却始终不高,导致相关的学问理论一片空白。
    这已然成了制约大唐商业进一步腾飞的瓶颈。
    李想便藉此机会,顺水推舟,在作坊城设立观狮山书院的商学院分院。
    可以预见,无论是大唐皇家钱庄,还是市舶司都督府,乃至燕王府旗下的所有產业,將来都会对商学院的毕业生求贤若渴。
    “娘娘英明!若真如此,属下有把握,不出一个月,便能將碧桂园二期的两百套宅院销售一空!”
    “一个月?你的手脚也太慢了些。”
    武媚娘的目光越过王富贵,投向窗外那大片等待开发的土地。
    区区两百套房子就要耗费一月之久,这等速度,如何跟得上她心中的宏图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隨著皇帝李世民的私库日益充盈,百骑司的触角也隨之延伸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,这支直属於帝王的耳目,其影响力与日俱增。
    大唐交易中心,这个商业领域里光芒万丈的新贵,自然也少不了百骑司密探的身影。
    这並非源於李世民对李想的猜忌,而是一种帝王权术的常態。
    “启稟陛下,交易中心近来的日均流水已稳稳超过三万贯,且势头不减,仍在攀升。”
    “现在,各地入京的行商都已晓得,那里才是採买大宗货物的首选之地。”
    张阿难將交易中心的盛况娓娓道来。
    “这个想儿,真不愧是行走的財神。他看似慷慨地免了商户三个月的租金,却又通过七日后才结算货款的规矩,神不知鬼不觉地將一笔高达二十万贯的巨款化为己用。”
    “这等手段若是换了旁人,早已闹得满城风雨,怨声载道,哪能聚敛如此財富?”
    “可偏偏无论是买家还是卖方,都对交易中心的安排心悦诚服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时常感到自己的思绪都快跟不上李想的奇思妙想了,那个傢伙总能出人意料。
    “燕王殿下这理財的本事真是无人能及啊。”
    张阿难在李世民身边侍奉多年,深諳君心,虽知伴君如伴虎,但李世民待下属素来宽和,故而他也敢偶尔说句玩笑话。
    “哼!这臭小子就是心性懒散了些,若能將这份心思多用在朝政上,朕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上不少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此话一出,张阿难便不敢再接腔了。
    他心中暗忖,燕王殿下若是真替陛下分了更多的忧,那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的忧愁恐怕就要与日俱增了。
    “说起来,作坊城那边的宅子,销路还是不见起色吗?”
    “回陛下,碧桂园的宅邸近来倒是比先前好卖了一些。尤其是交易中心兴旺之后,许多商旅为了图个落脚方便,便去那边置办了房產。”
    “不过,奴婢估摸著,等这阵热潮退去,那里的房子怕是又要滯销了。”
    张阿难虽对李想的生財之道佩服得五体投地,但对作坊城房產的前景却並不乐观。
    他心想,再厉害的人物,也难免有失算的时候。
    不过,他並不会因此就看轻了李想。
    “前些时日想儿入宫,朕还当他终於记起许久未曾来请安,是来看看朕和皇后的,谁知竟是为了他的作坊城,张口就是要政策,要好处。”
    李世民回想起那天的情形,脸上仍有几分不快。
    “罢了,念在当初作坊城那片地,也是他为支持修建长安至定襄的水泥官道才盘下的,如今销路不畅,朕多少也有些干係。毕竟,那地方离长安城是远了点。”
    李世民对待敌人素来铁血无情,可面对自己的子女,却总是嘴硬心软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