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让你就藩,你统一全球? - 第80章 果然还是开疆拓土管用唄?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一根根长达尺许,粗如儿臂的金条,就像农人堆放的木柴。
    阳光照射在上面,闪耀的人眼疼。
    紧接著是白银。
    铸造成巨大元宝的白银,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。
    “天啊……”
    “我不是在做梦吧?那是金子吗?那么多的金子!”
    “还有银子!这得有多少钱啊!怕是把整个江南的金银都搜刮来了吧!”
    寂静只持续了短短几秒,便被山崩海啸般的喧譁所取代。
    无数人的眼睛瞬间变得通红,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。
    那是一种混杂著贪婪,狂热,眼红的复杂情绪。
    人群中,几个衣著普通,眼神却异常锐利的汉子,在看到那如山財宝的瞬间,脸色剧变。
    他们没有隨人群一起吶喊,而是悄无声息地挤出人群,如同泥鰍般钻入小巷,迅速消失不见。
    朱桂的眼角余光瞥见了这一幕。
    他知道,那些都是他那些“好哥哥”们安插在京城的探子。
    秦王、晋王他们现在恐怕已经收到了消息。
    去查吧。
    朱桂心中毫不在意。你们就算把整个大明翻个底朝天,也查不出这些財富的真正来源。
    相比这些探子,他更担心的是另一件事。
    “殿下,太子殿下的病情…”
    铁牛凑到他耳边,低声说道,“属下派人打听了,跟咱们之前得到的消息一样,是从陕西巡视回来后,偶感风寒,一病不起。”
    果然吗?
    朱桂的心微微一沉。
    大哥朱標,这位温厚仁德的太子,终究还是难逃此劫。
    他知道,一旦太子薨逝,父皇朱元璋的性情將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    到时候,他这些手握重兵的皇兄们,都將成为老朱眼中的钉子。
    “代王殿下!”
    一个身穿四品官服,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快步走了过来,拱手行礼:“下官户部右侍郎陈廉,奉旨前来接收殿下带回的物资。殿下辛苦了!”
    “陈大人客气了。”
    朱桂回了一礼,“本王离京日久,些许薄礼,不成敬意。这里所有物资,便交由陈大人清点入库了。”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下官定会妥善处置!”
    將码头的一应事务交给陈廉和铁牛处理后。
    朱桂在单保家的护卫下,乘上王驾,直奔皇城而去。
    越是靠近宫城,气氛就越是压抑。
    往日里喧闹的街道,如今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。
    巡逻的禁军明显增多,盘查也比往常严格了许多。
    朱桂心中瞭然,这都是因为太子病重,父皇在加强京城的戒备。
    进入宫门,一名相熟的老太监快步迎了上来,对著朱桂行了一礼,然后压低了声音,飞快地说道:“殿下,您可算回来了。陛下这几日正在气头上,您待会儿见了陛下,千万別提东宫的事啊。”
    朱桂点了点头,递过去一个沉甸甸的荷包:“有劳公公提醒。”
    那太监不动声色地接过,脸上露出笑容,躬身退下。
    当朱桂踏入奉天殿时,殿內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。
    这一次的朝议,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。
    除了病重在床的太子朱標,几乎满朝文武,以及所有在京的亲王,悉数到场。
    朱桂的目光扫过,看到了站在前排的几位兄长。
    秦王朱樉,面色阴沉,眼神中带著焦躁。
    晋王朱棡,不动声色,但紧握的双拳却暴露了他的內心。
    他们的目光,都在朱桂进殿的瞬间,齐刷刷地投了过来。
    眼神复杂,有震惊,有审视。
    更多的则是浓浓的忌惮。他们显然都已经收到了码头上的消息。
    “儿臣朱桂,叩见父皇!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    朱桂走到大殿中央,撩起蟒袍,恭恭敬敬地行了跪拜大礼。
    龙椅之上,朱元璋面容憔悴,眼窝深陷,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,此刻布满了血丝。
    他只是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,声音沙哑疲惫。
    “起来吧。”
    “谢父皇。”
    朱桂站起身,朗声奏报导:“父皇,儿臣此次奉召回京,幸不辱命。在南洋剿灭海寇陈祖义残部,肃清海疆。同时,为解朝廷之忧,特从南洋运回一批物资,以充国库。”
    听到这话,朱元璋的眼皮才微微抬了一下。
    朝中眾臣也都竖起了耳朵。
    朱桂顿了顿,声音清晰地响彻整个大殿:“此次,儿臣共计带回粮草五百万斤!”
    “晒乾海鱼,一千万斤!”
    这个数字,再次让群臣震惊。
    朱元璋原本死寂的眼中,终於透出了一点光亮。
    他坐直了身体,身体微微前倾。
    朱桂深吸一口气,拋出了真正的重磅炸弹。
    “黄金五百万两!”
    ”白银五百万两!“
    “精炼铜锭十万斤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整个奉天殿瞬间落针可闻!
    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!
    千万两黄金白银?!
    这是什么概念?
    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总收入,折合成白银,也不过一千多万两!
    就连素来沉稳的晋王朱棡,也忍不住身体一晃,脸上露出骇然之色。
    户部尚书吕昶,再也顾不得朝堂礼仪,激动得老泪纵横,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,“陛下!天佑我大明啊!有了这十万斤铜,朝廷便可重铸新钱,宝钞之弊,可解了!可解了啊!”
    大明宝钞早已因为滥发而信誉崩溃。
    民间交易退化到了以物易物和使用碎银铜钱的混乱状態。
    这些铜,对於急需重整货幣体系的朝廷来说,其意义甚至不亚於那惊世骇俗的黄金白银!
    “好!好!好啊!”
    朱元璋压抑了多日的阴霾,此刻被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惊喜一扫而空。
    他仰天大笑,笑声洪亮。
    紧接著快步走下御阶,亲手扶起朱桂,用力地拍著他的肩膀。
    “我儿朱桂,真乃我大明之麒麟儿!国之柱石!”
    他环视著殿中目瞪口呆的群臣和诸子:“传朕旨意!代王朱桂,开拓南疆,功高盖世,为国分忧,劳苦功高!特晋封为南王!”
    南王!
    这两个字一出,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。
    大明的亲王封號,皆以古地名命名,如秦,晋,燕,楚。
    而南王这个封號,从未有过!
    这不仅仅是一个封號的提升,这分明是朱元璋在向天下昭示,他承认了朱桂在南洋那片广袤海域的统治地位!
    “儿臣,谢父皇隆恩!”
    朱桂再次跪下谢恩。
    “平身吧。”朱元璋扶起他,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:“桂儿,你远道归来,一路辛苦。接下来这段时日,就暂时留在京中,好好休养。也让咱们父子,多亲近亲近。”
    不过朱桂可不这么想,马上继续开口道:
    “父皇!“儿臣此次在南洋,除了剿灭海寇,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!”
    “哦?”朱元璋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,“讲!”
    “儿臣在清剿陈祖义的一处窝点时,偶然从一个埋在墙缝的木匣中,发现了一卷用鮫人皮绘製的古图!”朱桂的声音充满了神秘的诱惑力。
    “根据图上那些早已失传的殷商古篆记载,儿臣惊骇地发现,这很可能是一张记录了当年殷商遗民远渡重洋,所抵达的一片新大陆的航海图!”
    “殷商遗民?”
    朱元璋眉头一皱,这个说法他倒是听过一些野史记载。
    “正是!”
    朱桂趁热打铁,大声道,“儿臣遍查古籍,发现《山海经》中所记载的扶桑,羲和之国,其描述与图上所绘大陆的物產气候,竟有诸多吻合之处!”
    “儿臣斗胆猜测,那片传说中的扶桑大陆,並非虚言!”
    “它就真实地存在於东海的更东方!”
    “儿臣恳请父皇恩准!”
    ”准许儿臣率领舰队,按图索驥,出海寻找那片传说中的扶桑大陆!若能找到,便可为我大明,再开一片万里疆土!此等功业,將远迈汉唐,彪炳千秋!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殿皆惊。
    所有人都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著朱桂。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剿灭海寇,开拓南洋,已经是天大的功劳。
    如今竟然还要去寻找那虚无縹緲的扶桑大陆。
    这简直是异想天开!
    然而,朱元璋眼神却变了。
    开疆拓土!
    远迈汉唐!彪炳千秋!
    这十二个字,击中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內心深处的渴望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