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探墓笔记:1949 - 第1126章 龙旗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我是个不愿意介入別人因果的人,看著村子里的人生病,能救就救一下,救不了也没办法。我只能告诉他们不要喝生水,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。要是我告诉人家,不要乱搞女人,这些人会听我的吗?
    这些懒汉,寧可死也要喝酒,也要搞女人,不然人家活著还能干点啥啊!
    酋长其实是个有见识的人,他希望我帮助他们弄个学校,教一些知识给他的人民。比如教他们一些数学,一些英语和中文之类的。
    说心里话,这確实是个不错的建议,这也有利於我和周围的人搞好关係。我稍微一想就同意了。
    但是我是不会去做老师的,再说了,让我教我也不会,我不懂这边的语言。
    倒是朱泉最適合这个职位了,但是他明確表示,不干。
    朱泉很忙,他现在自己封自己是司令,崔大同封自己是將军,俩人在搞武装团伙呢。
    书生忙著开诊所呢,每天的病人排队,最远的是一百多公里外的人坐船来看病的。
    这鬼地方,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,一百多公里走水路,太麻烦了。
    关於老师的事情,我想到了一个合適的人选,就是温美玲。这姑娘有知识,有文化,又懂这边的语言,教一些孩子上学还是没问题的。不过书生说这边的孩子不善於学习,他们和我们中国的小孩不太一样。
    我有点不信,这天下的孩子都差不多吧。
    书生指著说:“你觉得小恶魔和猴哥一样吗?我们虽然都是人,但是品种不一样。”
    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钱,不过我觉得值得,我们起码现在得到了几千亩的土地,这在別处是多少钱也得不到的。
    而且我们在周围也颇受拥戴,我们修路,架桥,修学校,开诊所,乾的可都是正经事。
    虽然这里的人都没啥文化,但是人家也不傻,知道谁是好人,谁是坏人。
    他们对杰克就不太满意,说杰克是剥削他们的奴隶主,说杰克在这里就是为了赚钱,一点都不管当地人的感受。
    人家杰克也没错啊,人家只要按时交租子就行了,人家没义务做別的事情啊!
    他们之所以喜欢我们,是因为我们是散財童子,他娘的,现在养著五十人的队伍,每个人每天发五美元,大概相当於五元人民幣。管吃管住,还要给他们弄装备,一个月下来,这五十人每个月的用度就得两万多。
    幸亏老子底子厚,不过一直这么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啊!我还是得找个挣钱的门路,指望种地肯定不行,我觉得开矿应该能挣不少。
    酋长说在邻邦有一座铜矿,是欧罗巴人在开採。不过在这里没有冶炼的设备,需要把矿石运送回欧罗巴。於是他们会用车把矿石装船,顺著尼罗河一直往地中海。
    据说那个铜矿很赚钱,不过人家不在我们境內,人家只是有一段路经过我们的底盘。路还是铜矿修的,当时也没谈收过路费的事情。
    我一听这可不行,我对朱泉说:“你得和酋长说啊,这过路费不收白不收。”
    朱泉说:“当初人家给了酋长三头牛,十五只羊。”
    我说:“签合同了吗?即便是签合同了,也是不平等条约,他开铜矿赚那么多钱,怎么也要分一杯羹给我们啊,不然我们养五十精兵是干啥的?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不要收过路费,我们应该把铜矿拿下来。”
    “铜矿在邻邦!”
    “那就先吞併邻邦,再收回铜矿。”
    我摆著手说:“这是侵略,名不正言不顺的。说到底,就是因为没有传国玉璽,要是有传国玉璽,我们就是正统。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”
    朱泉说:“这里曾经有个传说,说咱们亚赛尼亚邦有很多人都是中国人。”
    我惊呼道:“咋可能!”
    “真的,他们说是郑和来的时候,有很多当兵的睡了当地的姑娘,生了不少娃!他们手里还有不少明朝的铜钱和瓷器呢。”
    我惊呼道:“是嘛!这么说是你四叔爷家的地盘啊!”
    朱泉说:“按理说这都是我的陈臣民啊!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先做大明龙旗,不管咋说,先把旗竖起来再说。”
    “不行,酋长不能同意。除非,有人娶了酋长家的姑娘。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我娶,酋长家有个姑娘叫赛丽亚,我看长得还算是端庄,我就娶赛丽亚为妻。赛丽亚今年十五岁,是大老婆的大女儿,也算是亚赛尼亚的大公主。只要我娶了赛丽亚,那么我就能名正言顺的接管亚赛尼亚邦,起码有一大部分人会支持我。到时候我们举起龙旗,大事可成。”
    我说:“先办学校,要先告诉大家,他们和我们一样,也是龙的传人。儘量把他们说成是大明遗民。”
    安姐嘆口气说:“只是委屈了大同了。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不委屈,人家才十五岁,挺乾净的小姑娘。我和赛丽亚情投意合。”
    我说:“你早就惦记上人家了吧。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我来之前就想好了,想要做一番事业,就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,联姻其实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。师父,你明天就去提亲吧,这件事宜早不宜迟。我们一转眼来了快两年了,也该有所作为了。”
    朱泉说:“要是举大明龙旗,是不是我就是正统了啊!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你当皇帝会不会像你的祖先朱重八一样,把我们全宰了啊!”
    朱泉笑著说:“大同,你说啥呢,我是那样人吗?”
    崔大同哼了一声说:“好好干,先把江山打下来再说。”
    阿飘在一旁说:“让孩子们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事情,怕是有点难。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让孩子们都知道自己是大明遗民,这不难。经过了四百年,经过了几十次的杂交,他们长成现在这样也不奇怪了。尤其是,他们也愿意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,他们会以是中国人为荣的。”
    书生说:“只是这老师啥时候来啊!”
    我说:“发了电报了,温美玲应该很快就到了。我们出的钱,足以打动她了。”
    我去找酋长提亲,酋长欣然同意。酋长非常愿意和我们打交道,因为我们来了之后,净是给他钱了。这大宅子就是我给他修起来的。
    大同的婚事办的很风光,办的也是中式婚礼,就在大同结婚的这天,美玲到了,不仅来了,还带来了大量的药品。
    事情就这样办成了,接著,朱泉开始在人们之间传播大明水师的故事,编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,把当地人说成了大明遗民。
    很多人得知自己是中国人之后,兴奋不已,纷纷来我们这里请教中国的事情。
    尤其是学校开学之后,我们要教中国歷史给孩子们,不仅孩子来学,大人也来听。
    这地方本来就没有歷史,连个文字都没有。他们一下听说自己是中国人,开心的不得了。
    我们开始在学校里竖起了大明龙旗。
    这是一面黄色的大旗,三角形的,红色的镶边,黑色的五爪真龙,左边是太阳,右边是月亮,下面是一条大河。意思很简单,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
    当然了,当地人不懂,只是觉得这旗子好看。
    不过钱也越越多了,再这样不停地下去,再个三十年,就把钱都光了。
    我们必须未雨绸繆,千万不能人还没死呢,钱先没了。
    五十人的队伍有点少,不过兵不在多,在於精。
    现在我们也没有再扩大队伍的需求,还不如加强训练,把这一伙人训练成优秀的战士。
    现在就需要人才了,其实我觉得,最好的教官就是李大炮。可惜人家不能来。我思前想后,也找不到一个当过兵打过仗的朋友了。我和崔大同说:“大同啊,你能训练这些人吗?”
    崔大同说:“先不急,我现在每天都在看兵书,研究怎么练兵呢。你看我这么多书。”
    “確实有很多书,不只是有中文,还有英文的。大同认单个的字也会很麻烦,但是把字组合在一起,他还是能猜出来。一句话一句话的就很容易看懂了。”
    我说:“这英文,你懂吗?”
    “我请教嘛,让赛丽亚给我读。”
    “她会英语?”
    “会,她小时候被酋长送去了英格兰,酋长为了她,卖了八头牛。”
    我说:“怪不得彩礼要了我十头牛,合著赚了两头牛,没赔钱。”
    大同说:“是啊。”
    “不对啊,她会汉语?”
    “我教她啊,慢慢来嘛。”崔大同说,“她才十五,不仅跳舞很好看,学习也比较快。现在已经认识了三百多个字了。她现在是助教,每天都在学校帮忙。”
    学校建设在村子里,我们住在山脚下,每天去村子里,赛丽亚都是骑著自行车,酋长把那一辆自行车,当嫁妆送给了赛丽亚!
    崔大同看著外面说:“师父,我们这里的龙旗也可以竖起来了。”
    “酋长同意了吗?”
    大同说:“酋长说,竖起龙旗可以,只不过要在他的院子里竖起一面更大的。”
    “你同意了?”
    崔大同笑著说:“我当然没同意,不过我答应他了,我生孩子了,隨他姓。於是他就同意了。”
    “他们有姓吗?”
    “赛丽亚嫁给我之后就姓崔了,叫赛丽亚,崔。於是,我给我老丈人也起了姓,也姓崔了。”
    我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    龙旗,就这样竖起来了。从此,这面旗就代表了亚赛尼亚邦,代表了中国人在亚赛尼亚立足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