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国库老鼠含泪走,我的私库堆不下 - 第1737章大唐水师直取高句丽王城
 
	
	    伴隨著木板碎裂的巨响和悽厉的惨叫,一具具身体坠入冰冷的江水,激起阵阵水。
    高句丽並非没有水师,这个濒临大海、河网密布的国度,自然也懂得水战的重要性。
    然而,他们的造船技艺始终未能突破瓶颈。
    即便当年隋煬帝东征留下了些许工匠,但其中精通造船之人寥寥无几,技术传承近乎断绝。
    作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,李想此行的首要目標,便是將这两万水师化作一柄利剑,彻底斩断高句丽的海上臂膀。
    事实证明,这个任务比预想的要轻鬆。
    高句丽的战船大多是內河样式,笨重且不適於远海,只能龟缩在大同江与汉江的入海口。
    李想的舰队几乎没费什么周折,便將这支所谓的“水师”送入了江底。
    “王爷,战事已毕。”旗舰之上,秦安然前来稟报战果,“我方一名士卒被流矢射中,不幸殉国,另有十余人轻伤。敌军则全军覆没,无一船倖存。”
    大同江口的海面上,李想静静地听著。
    他的市舶水师是久经风浪的专业海上力量,而高句丽的水师,不过是一群被安置在船上的陆军罢了。
    他们既无精良装备,更不懂海战战术,面对呼啸而来的攻击,只能束手待毙。
    几艘新式的飞剪船甚至懒得动用远程武器,直接凭藉坚固的船身冲入敌阵,將对方的木船撞得四分五裂。
    紧接著,密集的箭雨便会覆盖落水区域,简单而高效地收割著生命。
    李想需要劳力去开垦辽东,但在海上抓俘虏实在太过麻烦,不如就地餵了鯊鱼,权当是为这些年捕鯨队对海洋的索取做一些补偿。
    “分出几艘战舰,去清理汉江和鸭绿江的残余船只。”李想下令道,“主力舰队不必停留,沿江逆流而上,直逼平壤。”
    解决了心腹大患,李想开始部署下一步行动,主力部队的目標只有一个——高句丽的都城平壤。
    他深知,兵力过於分散只会削弱攻势,达不到预期的震慑效果。
    “王爷,我们歼灭其水师的消息,想必很快就会传到平壤。”
    秦安然的用兵风格愈发沉稳:“我们是否应该先派部队登陆,抢占一处要地,稳扎稳打?”
    在他看来,海上的胜利只是序曲,最终征服高句丽,还得依靠陆地上的决战。
    “不急。”李想胸有成竹地摆了摆手,“我们每艘船上都架满了床弩,携带的箭矢比十万陆军的储备还要多。”
    “就算舰队停泊在平壤城下,他们也休想靠近。既然此战的所有费都要从高句丽人身上找补回来,我又何必吝惜这些箭矢?”
    “能用冰冷的铁器换取我方將士的性命,这笔买卖再划算不过。”
    “王爷,不如让我们的热气球营先行出动?”
    热气球营的统领朱三福摩拳擦掌地提议,“趁他们反应不及,一把火把平壤城烧个乾净,让他们尝尝被做成烤鸭的滋味!”
    经过多年改良,热气球的操控性已今非昔比,朱三福有十足的把握给高句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。
    毕竟,这个时代的城池,木质结构的房屋比比皆是,轰炸效果远非草原上的营帐可比。
    李想闻言失笑:“你这是嫌咱们的日子过太好了吗?平壤城里住满了高句丽的权贵富商,那里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。一把火烧了,我们的战利品岂不也跟著化为灰烬?”
    他早已將平壤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,不愿轻易毁掉。
    当然,若战事需要,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。
    “王爷,我们既不登陆,又不让热气球营出击,难道指望高句丽人不战自溃吗?”
    一旁的秦安然终於忍不住开口。
    眼看舰队明日便可抵达平壤城外,李想却迟迟不肯透露具体的作战方案,这让他有些焦急。
    “只要我们的舰队出现在平壤城外,其带来的影响便足以动摇整个高句丽的国本。”
    李想迎著江风,眺望远方,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,“你们试想,若有一支敌军兵临长安城下,我大唐会是何等景象?”
    “自然是天下兵马,勤王救驾!”不常言语的席君买脱口而出。
    “嘶!”秦安然倒吸一口凉气,瞬间领悟了什么,“王爷的意思是,將高句丽各地的兵力都吸引到平壤来?”
    “正是!”席君买也反应过来,满眼钦佩地看著李想,“陛下正从幽州进攻辽东,一旦平壤被围,高句丽必然要从辽东前线抽调兵力回防。”
    “这无形中就为陛下的大军减轻了巨大的压力。王爷此举,当真是为陛下殫精竭虑。”
    “不止於此。”掌握更多情报的刘谨补充道,“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,高句丽正调集数万兵力在边境与新罗交战。”
    “而新罗已是倾国之力在苦苦支撑。一旦高句丽主力得知国都告急而回撤,新罗必將抓住机会全力反扑。”
    “別看新罗国力稍弱,但其军队的韧性十足,在举国之力的反击下,一路追杀至平壤城下也並非不可能。”
    “原来如此!”秦安然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,“王爷是想坐山观虎斗,先让高句丽和新罗相互消耗,我们再寻找最佳时机,给予其致命一击?”
    这个计策若能实现,己方伤亡必將降至最低。
    毕竟,新罗作为盟友,如今已是骑虎难下,不想亡国,就只能拼死一搏。
    “你们说的都对,但还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环。”李想的目光扫过眾人,缓缓道出最后的底牌,“高句丽王高建武尸骨未寒,他那位侥倖逃脱的太子高桓权,现在就在我们的人手里。”
    “只要运用得当,高句丽內部很快就会烽烟四起。”
    此刻,在某处隱秘之地,高桓权正坐在梅川秋一与贺建的面前,商议著將彻底顛覆这个王国的起事方案。
    李想早年布下的这些棋子,终於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。
    “梅川管事,贺將军,我高桓权並非执著於太子之名,要去和高藏爭夺那个虚位。”高桓权的声音沉稳而坚定,早已不见最初的惶恐,“我与渊盖苏文之间,隔著杀父的血海深仇,此仇不报,我枉为人子!”
    “只要二位能助我復仇,他日我必以无上荣华相报!”
 
添加书签
  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 
 
	
 
 
